梨博园春游游记|教师作品发表时间:2019-04-11 10:29 实中学子好风雅 踏春赏花正当时 ——梨博园春游游记|教师作品 编者按:在实中初中部刘燕和陶思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,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程的跟班陪护下,初中部学生历经两个半小时的路程,踏春湿地公园,赏花梨博园。 现将学生的精彩感悟呈现出来,以飨读者。 何维老师作品 梨枝嫁接人 又到梨花盛开季,我再次与梨博园相遇。 梨花绽放枝头,碧绿的小叶掩映期间,理应让人心神愉快,但我穿行于梨树间,只觉得年年花相同,梨花依旧笑春风,便顿生归去之心。 “看,有人在嫁接梨枝了!”一句话让我停下脚步,想看看那同样的梨树是怎样长出不同形状、不同口味的梨儿来的,一男一女,皆中年人站在梨园中。女人蹲在一株小小的梨树旁。男人弯腰,站于其旁,这棵小梨树,只有光秃秃的枝干,但树干顶端的两边竟有两节短短的小梨枝。女人用细长的薄膜固定在树干上,像小蛇,长着两个犄角。男人在旁说道,“我来,我来!”女人阻止了他,用灵巧的手,温柔的为树枝缠着薄膜,他们的身旁有两株嫁接好的小梨树,静静地站着,微风吹来,一半两半梨花从枝头飞落,落在女人和男人的肩上。 “快点,大家都走了”,有人招呼我,我微微一笑,“你们先走,我马上就来!” 徐静老师作品 梨 园 提起梨园,人们会想到唐玄宗与杨贵妃,绝世佳人“梨花一枝春带雨”,飞霜殿外十多个春秋,梨园林中,戏曲吟唱,歌舞缠绵,与君王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。 繁花过尽,梨园留给人们的是无穷的想象。 川北小城苍溪,有这样一处隐秘的所在,叫做梨博园。春季,是人们扑向花海的季节,无论是赏樱花,桃花还是梨花。人们接受着大自然最丰厚的馈赠,经历着视觉与嗅觉的强烈冲击,冬眠的神经着急地被唤醒。凡可栽种的空隙里,密密麻麻全是梨树,花开时节动京城,人便湮没在花中了。人们身披着暖烘烘的阳光,呼吸着发酵的空气,徜徉于树间,醉醺醺的。 在浩浩荡荡的春游大军里,以学生居多,这些久已囚居在教室里的孩子们,如脱笼之鹄,尽情舒展着他们的四肢。鲁迅先生童年有一片百草园,其实每个人的童年,都有一片园。在许多中老年人的记忆里,童年的园子是竹林,树林,菜地或者果园。不同的动植物,不同的玩耍内容, 四时之景不同,而乐亦无穷也。 哪像现在的孩子,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太少了,身上没有泥土的气息! 踏春,又岂止拍张照那样简单! 拥抱自然,回归园子,田园将芜,胡不归?我们的精神家园不该如此空虚。脚下有多少泥土,心中便积淀多少真情。 唐云峰老师作品 梨博园的春天 梨花正盛的几天,梨博园千树万树梨花开,一片雪白。雪白的海洋,雪白的世界,蔚为壮观。它荡涤尘虑,心畅神奂,宁静内心,确有人间仙境之乐。 这次,我们前去时,已是仲春时节,有些梨花已谢了,枝间已有了一些绿叶;地上铺了一层雪白的梨花,松松软软的,是白色的毡子。有些花正顽强的开着。绿叶与繁花争春。嫩绿的叶子,雪白的花朵,苍黑的树干,古老与青春和谐地统一在一起。满眼是碧绿的叶,满眼是雪白的花,叶是碧波荡漾的湖面,花是白色的荷花,确有“接天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的壮观与意境,虽然不是红花,那又有什么关系呢?如果说碧绿的叶,是墨蓝的天空,那么雪白的花,正如满天繁星,浩瀚星空,璀燦银河,这么近,那么美,让人震撼! 孩子们在花间树下流连、驻足,欢笑、遐思。他们看梨花,嗅梨花,品评梨花,再用镜头捕捉梨花,将梨花摄进相机,保存在相册,记在心底。他们人比花俏人比花娇,雪白的花与他们青春是花脸开在一起,相互辉映,熠熠生辉。 平静的梨博园因为他们的到来鲜活了生动了,他们青春的身影,他们的欢声笑语,他们的诗情才思,在这梨博园平静的湖面激起了阵阵涟漪,荡漾开来;那些正在凋谢的飘飞下落的梨花是天空里下的雨落在这湖面。这梨博园就是西湖,苏轼的那首写西湖的诗“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常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用来赞美此时的梨博园也恰当不过。是啊,梨博园梨花正盛时就是西子的浓妆,花叶各半时就是西子的薄施粉黛是淡妆,晴天时游人如织,梨博园更见风情;雨天时“梨花一枝春带雨”,梨博园也别有风致。 梨博园的梨花呀,你是天上的仙子降临在这苍山溪水间,明艳动人;你更是苍溪勤劳智慧儿女的精神所化,钟灵毓秀。 为春天的梨博园,点赞! 王雪莲老师作品 蝶恋花
半掩玊容如酒盏,暗送幽香,未饮芳心乱。斜月沉沉劳辗转,相思一片天涯远。 |